天涯艺术网
有料的天涯艺术
更补的传媒联盟
终端的投资伙伴
新闻详情

从文化角度看油画艺术进入中国——记油画家高建章

发表时间:2022-05-12 19:04作者:admin

从文化角度看油画艺术进入中国——浅谈高建章先生油画艺术在中国画坛的影响与发展


从文化角度看油画艺术进入中国——浅谈高建章油画艺术


高建章,1963年生于天津市,少时启蒙于天津河东少年宫郭长胜、刘凤棋老师,1982年毕业于天津中等美术学校,受教于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郭凤祥、王立宪先生。现为天津市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学会会员,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和平油画沙龙成员。现任天津市中等美术学校和美术专修学院副教授,中国未来研究院油画院天津分院院长。

高建章先生认为:基辛格曾说:“创造性常产生于两个不同的概念意外碰撞的火花中。”从文化角度看,油画艺术进入中国必然会面临中西两种文化的交流,碰撞在其融汇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创造结果。中国画的画面要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讲究天人合一,中庸、和谐、格调、境界、意蕴的诗性表达。而油画经常提到画面构成、节奏、对比、黑白,它的色彩、体积、空间、结构,以及透视都是这门艺术的表现元素,又有写实、表现、抽象、象征等表现方式。正是有着不同的出发点,我们在寻求欧洲油画艺术特质的同时,需自觉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研究与思考,拓宽自己的思路,并使之有机结合,为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在世界画坛中展现出另一番景象。


1997年3月,油画作品《少女》在“民族百花”奖“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中荣获铜奖。

1999年5月,油画作品《红柿》《红背心》《秋的景色》《金马驹》《琴之韵》入选于天津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天津油画家邀请展”。

2002年5月,《柿子红了》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3年10月,在法国巴黎“红荷画廊”举办油画作品个展。

2004年6月,油画作品《秋》入选天津美术作品展览。

2005年4月,油画作品《十月》荣获“天津市职称教育系统书画艺术展”一等奖。

2007年4月,举办“高建章当代实力派油画作品巡展”。

2007年5月,在天津鼎天美术公馆举办“春天乐章 高建章当代实力派油画作品巡展”。

2009年7月,作品《虹》入选第十一届天津市美术展览作品集。


从文化角度看油画艺术进入中国

——浅谈高建章先生油画艺术在中国画坛的影响与发展

王本平


与高建章老师相识,也是一种机缘巧合。一次在天津鼓楼朋友的画廊里,不经意间看见了一幅高老师的油画作品。当时只是一瞥,但就是这一瞥,一种感觉油然而生。因为看多了中国画,对油画似乎感觉有失眼缘。但高老师的那幅作品却让我有了一点不同的感触。高老师用画笔制造了一个世外桃源,光鲜的人物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构成一幅和谐、宁静的图画。后来我和高老师就有了微信的联系,在微信里我们如老朋友般欣赏交流。再后来,我有幸来到了高老师的画室,高老师的油画作品真的令我震撼了,我们一起品茶交流。高老师的爱好和学识,使我们彼此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从文化角度看油画艺术进入中国——浅谈高建章油画艺术

提琴手 80x60cm


高老师讲:油画在中国发展的近百年内经历长期的吸收和成长,伴随着中国文化迅速发展,但这种发展速度并不能改变油画在中国发展时间短的问题。目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油画,在这种欣欣向荣的背后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在物质生活愈发丰富的今日,如何突出油画的创造性精神是十分重要的。油画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对于前人经验的照抄,而是在借鉴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作摸索。高建章讲恩师郭凤祥老师曾经教导我们:“在油画创作中技术与观念并重,甚至观念高于技术,在画面构成中如果只是做一般性的描摹,即便有再好的技法也使得出来的作品画面了无生趣,缺乏感染力和可看性。”采取不同的思维模式进行油画创作,增加油画创作的艺术感染力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高建章认为伦勃朗说过:“材料决定技法,谈材料接近其绘画本质。”高老师认定:“而油画技术,就是古典的西欧提白晕染,和直接画法的结合。”可见材料语言是第一性的。油画制作过程就是艺术家自觉地、熟练地驾驭油画材料,选择并运用可以表达艺术思想、形成艺术形象的手法笔法等技法的创造过程。这就让我想到中国画的用笔和材料,所谓墨分五色也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了。


从文化角度看油画艺术进入中国——浅谈高建章油画艺术

柿红 114x146cm


高老师的那幅令我震撼的作品之一《向范宽致敬》,就是根据北宋画家范宽的一幅绢本水墨画《雪景寒林图》的意境通过思索、感悟、理解,用一种新的综合绘画材料,用画刀抑制底面,在湿的颜料上轻轻压力而提起,使颜料表面产生肌理,有了特殊的质感。泼洒、渲染、涂擦,用笔挫动提起如书法之逆锋行笔,苍劲有力。用笔散涂更加彰显灵活多变,气韵更加生动。用摆动的笔法勾画出国画飞白的效果。几经画笔、画刀起起落落,挥就而成的。他通过用油画的那种多维的视角观察事物,用油画的语言,突出了范宽原画的构图,严谨而完整。更加完美表现了画面的崇山雄厚,巨石突兀,树林的繁茂,使整个画面丰满而宽远,气势逼人而震撼。此画多次参加全国美展,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从文化角度看油画艺术进入中国——浅谈高建章油画艺术

向范宽致敬 146x114cm


高老师另一幅作品《莫斯科交期外的晚上》用笔拍、揉、扫、拉的方法,使画面链接的色块松动而不腻死,郊外黄昏的效果更加明显。画作是那样的安详和恬静,画面没有美丽的姑娘和俊朗的小伙,但那落日黄昏笼罩下的郊外,让你依稀感觉在空气中弥漫着姑娘的芬芳和小伙炙热的笑脸。看画同时,耳边是那首非常熟悉的歌曲,夜色多么好,令人心神往,在这迷人的晚上。如果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那么绘画就是空间艺术,它给予我们无限的遐思和想象的空间。


从文化角度看油画艺术进入中国——浅谈高建章油画艺术

舞蹈家 100x80cm


高老师还有一幅力作《红旗》入选了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全国很多画展。画面上一位老农手握一杆红旗席地而坐,表情坚毅果敢,目光炯炯有神,仰面向前。使人观画后,心里立即产生一种敬畏,那是一杆大旗,一杆心中的大旗,父亲的大旗,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的那面大旗。油画作品的好坏,不但要看你技法好坏,基本功扎实与否,关键还要看作品有没有新意,有没有风格,有没有形成艺术气息,有没有艺术价值,这点是很重要的,也是需要反思和探讨的。


从文化角度看油画艺术进入中国——浅谈高建章油画艺术

自由之路 100x60cm 局部


近日,笔者走进高老师的画室,一幅九米乘三米的《天津百年金街》巨幅画作,高老师正在创作之中,这幅巨作高老师已经创作了一年有余,这幅巨作高老师几乎用尽了油画之挫、拍、揉、抑砌、刮等多种技法。画面宏伟而壮观,展示了天津百年以来金融大道的辉煌。我们期待高老师这幅巨作在人保大厦大厅矗立起来的那天。


从文化角度看油画艺术进入中国——浅谈高建章油画艺术

少女静思 200x150cm


高老师讲:作为当代中国艺术家,必须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文化作品。石涛曾说过“笔墨当随时代”。作为一名艺术家,除了要积极融入社会生活,能敏锐观察人们的心灵世界、精神需求和情感的追求,也必然会面临审美理念的变化。总之,油画艺术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面貌。油画艺术自身的发展必须高于语言创造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才能彰显其生命之活力,高建章认为作为一名有才情的油画家,要有智慧和责任感,要着力营造中国油画宽广的发展空间,谱写世界油画艺术历史的新篇章。


从文化角度看油画艺术进入中国——浅谈高建章油画艺术


从文化角度看油画艺术进入中国——浅谈高建章油画艺术


从文化角度看油画艺术进入中国——浅谈高建章油画艺术


从文化角度看油画艺术进入中国——浅谈高建章油画艺术


从文化角度看油画艺术进入中国——浅谈高建章油画艺术


从文化角度看油画艺术进入中国——浅谈高建章油画艺术


版权声明:本网发表之图文,均已受著作权人委托,禁止任何媒体和个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违法转载或使用。(本网凡注明“图文来源:XXXX”,均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不在此列。)

免责声明:本文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之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在十日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酌情对相关内容予以修改或删除处理。

从文化角度看油画艺术进入中国——浅谈高建章油画艺术

微艺术馆 | 更专业的网络展览馆

我们专于网络高清图文发布,正是你要追随的:

有料的天涯艺术、更补的传媒联盟、终端的投资伙伴!

天涯艺术网总编于健

分享到:
天涯艺术网
首页                展览信息                    网络展厅                   名家专栏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