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墨崇高——高山写意画作品展发表时间:2024-03-18 19:08 ![]() 2024年3月17日,水墨崇高——高山写意画作品展在墨池国际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由天津墨池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和天津九思文化共同主办,汇集了天津美术学院高山教授近百幅水墨写意作品,汇聚了高山教授作品中极具典雅、高级、平和的书写性特征。 ![]()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美术评论家、《艺术之旅》主编杨维民教授,天津美术学院的老领导和教授(按年龄排序):天津美术学院原副院长高振恒教授,天津美术学院原副院长于世宏教授,天津美术学院刘云松教授、姬俊尧教授、庞黎明教授、刘向东教授、杨沛璋教授、田宝江教授、周世麟教授、张耀来教授、陈福春教授、刘文生教授、祁海平教授、吕培桓教授、邬海青教授、马元教授、赵德昌教授、何东教授、李寅虎教授、范敏教授、肖培金教授、李旺教授、主云龙教授、朱医乐教授、刘永胜教授。到场的画家朋友有:天津职业大学艺术工程学院原院长张玉忠教授,天津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王刚教授,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石双樑,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梁健。到场的媒体朋友有:中国书画报社社长、天津美术学院路洪明教授,天津美术网总编包仲川先生,天涯艺术网总编于健先生。到场的文化公司嘉宾有:九思文化总经理于晓鸿女士,墨池国际文化传媒董事长刘扬先生,玲珑阁总经理李勇先生,谦成文化总经理高文清先生,草本堂总经理蒋海云先生,先生画廊总经理张立的先生。 ![]() 本次展览开幕式,因为场地的限制,主办方只邀请天津美术学院退休的老师参加,由于各种原因,多位退休教授未能到达展览现场,如天津美术学院原院长姜陆教授、原副院长郭振山教授,以及王家斌教授、韩丽英教授、李娜教授、孙世亮教授、孙文龙教授、郑岱教授、王慧智教授纷纷发来贺词预祝展览圆满成功。八十八岁高龄的孙贵璞教授题写贺词“高山之兰,郁香绝尘”,祝高山画展成功。画家孟宪义先生题写了对联“高山兰奕奕迎春色,王者香幽幽递远馨”。 ![]() 美术评论家、《艺术之旅》主编杨维民教授致辞 杨维民:高山秉承了天津美术学院的传统,首先是水墨的功夫,这种功底,高山这么多年,他在国内从事设计专业颇有影响,可以说是设计圈里天津美术学院水墨画的代表人物之一。高山之所以能有现在的艺术造诣,主要还是传承了天津美术学院的传统,真正成为高山兰。 ![]() 墨池国际文化传媒董事长刘扬致辞 刘扬:墨池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天津)是一家以书画为核心经营业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企业,今天是墨池国际美术馆的首次展览开幕式,也感谢高山教授的大力支持,墨池文化秉承着将好的艺术作品更多地传播给大众的企业愿景,期待之后能和更多的艺术家合作。 ![]() 天津美术学院庞黎明教授致辞 庞黎明:高山在学习和工作中,他都是以真诚作为第一个要素,他不论是做事还是为人都是以真求实,以诚待人,所以得到了很好的口碑,并且为他艺术的追求、艺术的研究拼出了一条道路。我觉得他这一路走来,不仅获得了自己的成功,也为后人指明了一条道路,我也希望高山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创造更大的辉煌! ![]() 天津美术学院周世麟教授致辞 周世麟:我看他画了好多山水,寥寥几笔线条,有功力、有章法,还有心意,所以说春天来了,今天这个画展给我们带来了最美好的气息,我衷心祝贺他的画展成功! ![]() 中国书画报社社长、天津美术学院路洪明教授致辞 路洪明:谈到高山教授,我想大家都熟知高山,过去有句古话叫画如其人,高山教授画兰花是有缘由的,他的为人就像兰花一样。好多朋友都养兰花,在室内你一进去会闻见淡淡的幽香,但是真要寻着香味找的时候,反而闻不到香味了。高山教授他的做人就像兰花一样,相处的时间越久,越能感觉到高山教授为人的高洁和真诚,我们既是同事也是朋友,他举办展览我发自内心地高兴,今天来了众多的艺术家,更是为这次展览增光添彩,再次对展览的举办表示祝贺! ![]() 九思文化董事长、本次展览统筹于晓鸿女士致辞 于晓鸿:很荣幸能够参与到高老师的水墨崇高写意展,高老师的作品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心性,那种自由的、恬淡的、很舒服的感觉。我觉得艺术是共通的,无论是西方还是我们中国,高老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的好。 ![]() 天津美术学院原副院长于世宏教授致辞 于世宏:高山为人忠厚诚实,他不焦躁,不张扬, 默默无闻地耕耘。他对艺术的追求有他自己的想法。他为什么喜欢兰花,我品画又品作者。兰花,清高而淡雅,不张扬,与世无争,淡泊名利,正好体现高山的这种绘画作者的意境和追求。高山,不仅是一个教师,不仅是一个艺术家,还是天津美院设计学院的院长,一个学院的学科发展关键在领军人物,所以在这里我衷心地希望高山,在这个不断的创新过程中,千万不能丢掉这种高雅的心境,再创辉煌。 ![]() 高山教授致答谢词 高山: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和朋友的支持和厚爱。听了刚刚老师们的致辞和鼓励,我感觉特别惭愧,看到这么多的老师和朋友又特别亲切,比如高振恒院长是我准备考美院时,上高考班学画的第一位老师;毕业以后把我调入美院的刘云松老师;在美院工作以后,于世宏院长在工作上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在美院学习期间,我的恩师庞黎明老师还有对我帮助特别大的张永典老师;总之今天到场的所有嘉宾都是我的老师或挚友。还要特别感谢赵德昌教授,赵老师的题词“水墨崇高”,只是四个字,其实他写了上百遍不少于400字,精益求精。还要感谢主办方刘扬经理、学术主持杨维民教授、展览统筹于晓鸿女士、策展人曾丹老师,以及所有为此次展览筹备付出辛勤工作的朋友。这次展览作品只是我的一个汇报展,我希望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最后,再次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 ![]() 天津美术学院原副院长高振恒教授宣布展览开幕 ![]() 策展人曾丹主持展览开幕式 水墨崇高——高山教授水墨新作品鉴座谈会 ![]() ![]() 杨维民、路洪明主持座谈会 ![]() 刘云松:高山为人好,他从高考补习班开始,我对他印象就特别好,下课之后有好多人都走了,高山帮着值班老师收拾画架子、画板,后来学习也比较努力,开始考入天津美院,在天津美院里学习也是非常努力。他原来在工厂里搞设计,因为对他印象特别好,所以我们需要人的时候就积极支持能把他调进来。后来调进来之后,我们是同事关系,在工作中比较努力,而且比较刻苦。高山的特点不善言表,在一步一步地走来,自己做了很大的努力,所以后来我们就培养入党,在培养入党过程中我是他的介绍人,后来有个机会可以考研究生,我积极支持他。他是在职研究生,后来能不能转教学岗在这个问题上又有分歧,我觉得还是应该积极地走入教学岗位。第二点就是高山聪明,高山学什么钻什么,他下围棋,象棋下得也不错,有一定水平。他在青铜器上也有很大的成绩,能够鉴定青铜器达到什么水平。他开始画兰花,现在也是突飞猛进,而且谦虚地去跟霍春阳老师学。我看现在好多画是跟赵德昌赵老师学的,从这一方面去努力,非常谦虚。高山认准一门钻下去,而且有一定成绩。第三就是勤奋,甭管做什么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画画也好,特别的勤奋,这一点是我应该向他学习的。 ![]() 姬俊尧:今天很高兴见到这么多老同行、老朋友都在天津美院。高山这十多年来默默无闻地画兰草,过去看他画得好像没太怎么样,现在非常的不可想象,成绩很大。高山这些年来自己努力取得重大的成就,咱们在座的老师们有好多成就都非常大的,希望看到更多老师们的佳作。 ![]() 刘向东:大家好,今天参加高山的展览,我心情特别激动,跟高山教授认识很多年了。这是2024年的一个春天,有句老话说“芝兰增喜色”,让高山兰给我们带来喜庆。预祝高山在绘画的艺术道路上有更宽的面给我们多多展现,因为高山很多方面的学术、鉴宝,对历史文物的研究,还有很多东西没拿出来。今天拿兰花跟大伙见个面,在2024年借高山兰给大伙都带来福分,希望大伙保重好身体,我希望大伙团结起来,在艺术道路上共同前进。 ![]() 杨沛璋:刚刚我有个想法,就是现在慢慢地中国画往西画的路子上学,国画也是向油画上学,我看油画得向国画上走,但是高山和咱们学校老师有好多走的倒真是文人画的。因为我也不参加展览,我就喜欢文人画,通过这个画,画自己的性情,这是真正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希望咱们美院的老师能够坚持传统。 ![]() 刘文生:中国画它有这个特点,先照一个东西入手,以前高山一开始画兰,这特别符合中国画的学习创作规律。他开始是画得很稳的,今天为之一振,开始豪放了。当然高山是一个很平和的人,所以画画总带着文气,从兰这一点入手,我发现他不只是自己画着玩玩,现在又开始画鱼。我希望高山不断地延伸,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 张永典:我跟高山相处有二三十年了,我跟他有一个共同点,我现在也学习画水墨,所以我看高山的展览特别有感触。尤其画兰,应该跟书法有关系,要是笔墨不行的话,这就画不好了。所以我看了以后,我觉得高山的进展是非常迅速的,能在兰上体现出来书法入画,这是一个特点。我学了半天觉得水墨画不是像画写生一样,把什么东西都画得太像了没意思。如果跟笔墨的趣味不联系起来,什么也不是。高山的作品跟笔墨联系很紧密,能把书法的用笔糅进去,这就是方向。我特别希望我们设计这些人继续在这个领域向高老师学习画水墨,有时间大家交流,这是非常好的。 ![]() 陈福春:首先非常高兴能参加高山的水墨崇高的展览。早晨起来我开车过来的,按原本的想法是过来之后参加朋友画展的一个聚会,可没想到意外收获,我受到好多启发。高山是搞设计的,过去有人说在绘画里应该去掉一些设计元素,现在我看这个话题应该改,为什么这样讲?其实设计是需要品质的,品质是需要有精神性做依托的。然而设计的人员,我发现他们对基本的语言元素的把握、认识和运用是一个高手。他们在平面设计的时候能把所有的形式元素、语言元素调动得非常充分,来达到自己要表达的一种意趣。这种设计意识搁到绘画里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跟高山老师认识时间比较长了,知道他的整个学习过程,在脚步上非常的稳健,最初他没有直接从写生入手,而是从基本的语言元素入手,画兰花是他开端的,而且也表明了他态度,知难而进。兰花是四君子当中最难的一个题材,直接从兰花入手,没有考虑到写生的问题,而是把画兰花的线的质量提升了上来,画得非常到位。随着他基本能力的提高,对语言元素把握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再融进他的精神性情,成就了他现在的绘画水平。所以他现在有这么好的一个展览作品呈现给大家,是值得我们祝贺的。我们也期望着高山的作品会有更大的进展,取得更好的成绩。 ![]() 赵德昌:首先我特别高兴,因为和高山我们在一起共事好多年,为人做事大伙也都有目共睹。美院我觉得最好的一个气氛是什么?学术气氛一直是特别浓。我当时在教育系的时候,周老师他画的荷花非常有艺术气质;姬老师那时候给我们上过素描、石膏,但在教课的过程中一直给我们灌输的是艺术,不是谈的技术问题,眼界给我们打开了一些;因为还有一个庞老师当时去日本,留学回来跟我们讲平面构成,对我们的启发也非常大。在这种氛围下,我们的概念中没有画种的区别,只是对艺术理解的角度问题,还有表现的材质的区别。我们有幸成长在这么一个环境之下,这才有了高山,才有了高山兰。霍老师也是手把手地教,高山也是认认真真地学,所以美院的学习气氛是非常好的,我们非常幸福。谢谢各位老师对我们的栽培,我们会继续努力。 ![]() 祁海平:高山的画,以前我见过他画的一些兰草,但是这次来我觉得是有一个很大的进步,无论是用笔的力度,还有线条的感觉,还有尺幅的张力,我觉得他有很大的进步。第二个感受,因为我来天美也有好多年了,有很多不同的专业思维跨过自己的领域跟其他发展、结合。我觉得这是天美的一大特点,跨界是很大一个特点,要下很大的功夫去踏实做这个事情,最后祝愿展览成功。 ![]() 田宝江:今天我很高兴看到高山他的画展开得很成功。高山特别符合天津美院的传统风气,天津美院大家都是低调的,正像这种低调、默默耕耘的画家,将来才能走得更高。高山应该感谢父母给你起了一个很好的名字,希望你能够越走越高,看得越远。 ![]() 郑金岩:首先祝贺高山高老师的展览成功举办。高老师的水墨画背后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设计因素,再一个就是他的收藏,我觉得这两大营养滋润了高山高老师的作品。另外我也不是画国画的,但是我感觉高山的画,笔性和墨性是一流的。我斗胆提个建议,高老师的画将来还得往写生上再走,尤其他的山水有一种他的理性的那种追求,我觉得将来会有一个更新的境界。 ![]() 刘金库:高老师的展览,我认为有三高,因为我是鉴赏界的画家,我的理念第一个就是人物品质高于一切;第二个就是高古逸气,可能大家都没有注意到,我从2005年来到天津美院的时候,高山老师就收藏青铜器秦砖汉瓦,这个高古文字在天津学界也是首屈一指的,没有那种高古意趣,也就是画画中没有情和趣,没有古义则毫无意义;第三个就是高趣,因为趣味特别高雅的,我个人认为高山兰就是当代的白蕉兰,高山兰成功地继承或独创出另外一种白蕉兰。 ![]() ![]() ![]() ![]() ![]() ![]() 版权声明:本网发表之图文,均已受著作权人委托,禁止任何媒体和个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违法转载或使用。(本网凡注明“图文来源:XXXX”,均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不在此列。) 免责声明:本文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之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在十日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酌情对相关内容予以修改或删除处理。 ![]() 微艺术馆 | 更专业的网络展览馆 我们专于网络高清图文发布,正是你要追随的: 有料的天涯艺术、更补的传媒联盟、终端的投资伙伴! 天涯艺术网总编于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