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艺术网
有料的天涯艺术
更补的传媒联盟
终端的投资伙伴
新闻详情

论坛现场|城市更新与社区美育:艺术如何走向大众

发表时间:2024-10-10 21:00作者:admin

2024年8月中旬,由天津美术学院主办,天津美术馆、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天美艺术街区等协办,获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推广资助的“本源与智新——(中国)西部美术作品双年展”拉开帷幕。在为期一个月的展期内,汇聚了约100余位来自北京、天津、西安、银川、呼和浩特、济南、上海、杭州、重庆、武汉、长沙、广州、深圳等地的艺术家,包含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科技艺术、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等160余件组作品,旨在从西部向东部链接,将中国西部地区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东部及沿海城市的艺术生态相融合,通过跨区际合作与联动,积极开拓及践行西部文化发展新格局,与此同时彰显了天津作为文化创新高地的独特魅力,也进一步促进了国内艺术交流的繁荣与发展。

9月中旬,作为本次活动的延续,“在地&汇流”系列论坛陆续举办,分别以“策展人带你来看展”“学院与社会:天津艺术生态进行时”“现在即未来:年轻一代的艺术生态”“技术与艺术:何为好的艺术教育”“城市更新与社区美育:艺术如何走向大众”展开对话。本次五场系列活动区别于之前的论坛以全球与本土的关系作为讨论的基本背景,围绕美术学院如何发挥社会价值来展开,分别以艺术生态建设、开放的美术馆、社会美育、城市文化与艺术教育等作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其中最后一场论坛:“城市更新与社区美育:艺术如何走向大众”,汇聚了艺术与艺术市场的众多专家,共同探讨了关于公众、关于城市更新、关于美育的多维度议题,旨在通过系列学术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扩大了“在地&汇流”的外延,以艺术之名形成东西区域文化对话的机会,以对话促进艺术生态的发展和完善。

天美艺术街区论坛现场

论坛嘉宾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邱志杰

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 寇疆晖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新绎美术馆馆长 张子康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周子书

策展人 李振华

阿那亚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席总经理 田硕

清华大学 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唐克扬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卢征远

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艺文力创始⼈ 汪莎

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谭勋

天津天美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方柏⼊

论坛主持人

天美艺术街区公共艺术项目发起人,新星星艺术主理人 李安琪

在论坛的开始,主持人李安琪介绍了论坛的相关背景:“在展览体系内如何回应城市的在地性,如何扮演好城市更新和公共文化构建的角色,是本次西部双年展其中一个重要意义和延伸。天美艺术街区作为天津市重点城市更新项目,也承载着很多期待和使命。

大家所在的区域在当下的城市更新中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样本,500米范围内同时有贯穿天津市区的海河、天津城市发祥地的三岔河口、金钢桥和年客流量百万级的摩天轮;有天津城内唯一大型宗教场所大悲禅院;更有天津乃至全国标志性艺术学府,拥有百年建校史的天津美术学院;以及1.5公里范围内26万名各年龄段的居民。景区、校区、社区、街区浓缩在这里。

在艺术命题下如何做好城市的更新,跟公众的融合,让人们的生产生活可以更美,是大家持续努力的课题和实践。”本场的主题是——城市更新与社区美育:艺术如何走向大众。以下为现场精彩观点呈现: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邱志杰

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我来分享一下个人在艺术教育和社会美育中的一些经验和想法。首先,城市更新不仅仅是建筑和空间的翻新,它更是关乎到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艺术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我曾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工作过,那时我尝试将社会学和人类学融入艺术教育。我们鼓励学生们走出教室,通过社会调查和田野采风来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并将这些体验融入他们的艺术创作中。在此,我还努力推动社会性艺术工作室的建立,这些工作室后来成为了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的核心部分。虽然现在这些工作室可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我相信它的精神和方法仍然在学院中传承着。

当我来到天津美院时,我发现了天美艺术街区这个绝佳的平台,它为更多校内外艺术家提供了探索艺术与社会结合的新机会。我设想将这个区域作为社会美育工作站的中心,与全国各地的工作站联动,共同推动艺术教育的实践和创新。

我有几个核心的想法想要分享:

1、关于社会美育的实践:我相信,社会美育不应该局限于学校,而应该扩展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比如街区、菜市场、食堂等,以此来培养公众的感受力和表达力。

2、关于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我认为,虽然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美育的含义远不止于此。它还包括了如何欣赏自然之美,如何提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验。

3、关于科技艺术的融合:我深信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能够为我们的美育开辟新的道路,让艺术以更经济、更便捷的方式触及更多人的生活。

最后,我还提出了一个具体的计划,那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参与到老旧小区的改造中,与社区居民一起合作,提出改造方案。这样的合作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感和自豪感。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新绎美术馆馆长 张子康

作为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的总策展人,我曾与团队深入在地,知道在西部这片区域中,走进展览这种‘想象’中的东西和当地的关联与预期的差距很大。这几年我也参与了很多双年展,包括成都双年展等,感受它对城市的推动特别大,观众的热情超乎想象。这次西部双年展,我们从天津这座城市里,能看到西部的艺术观点,也是打破了西部和其它城市的边界。

近几年的双年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美术馆参与双年展,每个展览落地后都对美术馆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比如新绎美术馆,之前观众少,双年展后观众多了。包括成都、武汉都在通过双年展拓展美术馆的关注量,使更多人进入美术馆,更多大众活动进入美术馆。双年展和美术馆有一个共同的力量。

因为我做美术馆年头比较多,从今日美术馆到中国美术馆,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现在还持续着新绎美术馆的工作,我觉得现在新美术馆的周期来了,但是每个美术馆都有新的挑战。

我们给美术馆的定位,它不只是看艺术的地方,而是一个大家可以不断在不同的人群里产生新的认知与形成人生经验的地方,使美术馆和城市里的每个人形成共同的人生修养,这样的美术馆才能真正地与外部产生联系。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周子书

我曾在中央美院学习,那时的我感觉,整个望京都是艺术家的天地。但后来我意识到,除了艺术家,还有许多不同的人群,比如那些居住在北京地下室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我从未真正感受过。为了拓宽我的视野,我最近在央美教授一门社会人类学的访谈课程,与学生们一起学习如何聆听和观察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群,这让我的社会观变得更加宽广和包容。

十年前,我创立了地瓜社区项目,但随着社会氛围的变化,我们从2019年开始将项目转移到了成都。在那里,我们发现了新的可能性,并开始关注社会结构和复杂的社会关系。我逐渐认识到,作为设计师和艺术家,我们需要利用我们的技能、观察力和想象力去激活不同的人群,尽管这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美学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界面,能够促进多元差异性的对话,这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通过美学吸引人们,但如何让不同背景的人真正理解我们的表达,这是一个特别难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创造一个多元对话的界面,这是我们许多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以我们的“家书项目”为例,我们通过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方法,促进了社区内部的协作和对话。这个项目已经发展到了3.0版本,从最初的艺术家主观情怀介入,到通过家书作为媒介,让社区的网格系统、社工、网格员和社会组织能够协作,我们深刻地看到了社会基层的种种矛盾和挑战。

我呼吁我的同行们走出艺术的世界,用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方法去接触那些我们平时可能接触不到的人。如果我们能够多去看一看那些和我们不一样的人,即使不试图去改变他们,也能帮助我们对这个世界产生新的认知。这对我来说,就是艺术设计在促进社会多元对话和理解中的重要作用,也是我们作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责任和挑战。

天美艺术街区公共艺术项目发起人,新星星艺术主理人 李安琪

正如周子书老师所说‘要让不同背景的人理解并接受艺术家的表达,是一项挑战’,2019年我们在成都城厢古镇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艺术乡建项目,虽然刚开始乡民们看我们的眼神还透露着警惕和难以理解,但逐渐地他们也会参与进来,帮助艺术家找材料、在影像作品里主动露脸。正是这种持续地保持着深入田野的行动以及对‘社会空间’的在场观察,让艺术在日常生活中重建,让公众重新审美附近,创造一种日常的惊喜和美。艺术链接到具体的人与‘附近’,不仅能维持一种好奇心的活力,同时也在这一实践过程中让一些不同角色的人形成生命力的互补。

视线回到天津,作为近代史以来一个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城市,天美艺术街区所在的区域在当下的城市更新中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样本,景区、校区、社区、街区浓缩在这里,艺术家与民众、民众与美会突破距离,甚至突破传统的观看方式和边界,大家都没有经验这样面对彼此,但这就会发展出很多新的课题和机会。在艺术命题下如何做城市的更新,跟公众融合,让大家的生产生活可以更美,是我们持续努力的课题和实践。

策展人 李振华

在疫情之后,我的工作重心回归到了非常具体的个人层面。过去三年里,我有幸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参与了一个项目,这是一个在地孵化的项目。项目的初衷是实现一个理想主义的目标:通过艺术来探讨和应对环境变化的挑战,比如碳中和或碳排放问题。

我们选择了一种低成本且低调的方式,邀请艺术家来驻地创作,不对他们有任何具体要求,只希望他们能深刻理解‘环境’这一主题。我们邀请的第一位艺术家是邱老师的学生,一位居住在德国柏林的中国人,他对寻找蘑菇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想考一个蘑菇猎人证书。另一位艺术家是瑞士人,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而他本人则专注于物理性的艺术创作,例如利用小孔成像技术捕捉光能。我们与当地的农民、农学家、科学家建立了平等的工作关系,向他们学习,尤其是投资人采用的生物动力学方法。

在托斯卡纳,我们不仅关注艺术创作,还关注当地科学家研究的光污染问题,以及农村生活中的橄榄油生产。意大利农民通常拥有橄榄树,以此为基础收入和农业体验。科学家通过橄榄油与其他物品进行交换,维持生活。

我们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渐进地为当地带来改变,可能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也满足艺术家个人化的需求。艺术家需要面对孤独感,适应小镇的衰退和全球困境。我们邀请的艺术家关注生活细节,进行长期创作,而不是为了项目快速制定方案。

最近,我们计划邀请居住在博洛尼亚和成都的艺术家参与我们的项目,因为他们长期与人群互动的工作与我们关注的家庭变化和社区发展的主题相契合。我们项目的核心是延缓价值兑换,让艺术获得最大的自由,同时为环境变化议题做出个体化的贡献。

我们希望邀请的艺术家都是关注生活细节、关注微小事物的人,并且他们的工作是长期的,而不是为了项目来制定一个快速的方案。我们希望艺术家能够在当地实现他们的工作,同时完成我们对环境改变议题的贡献,这绝对是个体化的。我们希望艺术家能够真正理解并参与到当地的生活和文化中去。

阿那亚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席总经理 田硕

我的朋友去贵州参与了一个名为‘好校长计划’的项目。这个项目涉及五六所小学,我们通过支教的方式教授孩子们常规课程如数学,或者以我们自己的方式进行教学。我的朋友在参与这个项目后,他震惊地发现这些孩子们似乎没有情绪,缺乏精神上的状态。因此,他决定通过音乐和合唱来教学,希望这样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情感。

这个案例发生在大约八九年前,对我影响深远。从那以后,我开始在阿那亚的日常工作中分享我的经验。我们所做的工作可能看起来非常商业化,涉及到文旅地产或城市更新。我们建立了许多空间,每年举办各种社群活动和节日庆典。但核心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

这要追溯到2014年,阿那亚品牌成立时,我们选择了这个名字,它代表着自我身心安顿的理念。从那时起,我们就确定了品牌价值和商业模式。在2010年到2013年期间,中国社会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更深层次的需求,如情感与自我认同等。

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满足人们多维度的需求。我们思考着如何为那些选择在远离北京或天津几百公里的地方生活的人提供独特的体验和价值。我们围绕时代的情绪,如归属感、自我安顿和自我实现,选择了文艺这条路径。

我们组织了戏剧节、音乐节,坚持了8到10年,做了很多基于社群和社区美育的工作。例如我们每年都会组织业主排话剧,让素人登上北京一线的舞台。我们还组织儿童合唱团,通过合唱让孩子们学习协作和社会角色确认。

我们的工作还包括读书会、看电影活动,甚至为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放映电影。我们也进行了‘家史计划’,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让参与者表达自己的故事。例如,一位76岁的老人写了96,000字的回忆录,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了自我和家庭的和解。

这些工作我们做了8到10年,积累了很多案例。我们不仅关注如何培养一个学生或创造一个好的作品,而是如何建立一个生态,让我们的老师、同事和学生都能在其中获益。

在商业上,我们关注的是如何让阿那亚成为一个文化目的地,而不仅仅是一个旅游热点。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地更新内容,吸引不同的小群体,而不是追求短期的网红效应。我们希望阿那亚的文化能够成为一个隐形的门槛,吸引那些真正对艺术和文化感兴趣的人。

我们一直在观察社会的变化,如老龄化的趋势、宠物友好的需求等。基于这些观察,我们不断创造新的内容和活动,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我们的目的是让阿那亚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目的地,一个能够激发人们情感和创造力的地方。

清华大学 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唐克扬

尽管我未曾踏入美术学院一天,但我对美术的崇敬之情是真挚的。我与天津美术学院有着不解之缘,我的本科专业是精密仪器,这与天津有着某种联系。

许多人误以为我是艺术家,好奇我为何近期未有策展或参展。实际上,我一直在从事艺术相关工作,只是更多地回归了我的本行。我的观点可能与在座各位有所不同,因为我是从普通人的角度,而非专业艺术家的角度来看待艺术的。

我认为艺术无需向社会妥协。艺术本就是少数派的事情,这是我从小到大的信念。中国有众多艺术学院,但并非所有人都渴望成为艺术家。对于那些真正想成为艺术家的人,我建议他们不要后退,不要妥协。艺术可以创收,可以变成艺术街区,但这不意味着艺术应该被普及化。

我在国外生活多年,发现国外的艺术家并不多,他们敢于自称艺术家,因为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我认识许多兼职艺术家,他们将艺术视为纯粹的追求,而非职业。我认为艺术与社会之间应该有明确的界限,艺术可以保留一定的边界,而社会则复杂多变。我认为艺术与社会的结合应该谨慎,艺术家在踏入社会时需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我现在的工作单位既不属于社会科学院,也不是人文学院或艺术学院,我们更多的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科技意味着在艺术领域无法干涉的东西,在社会领域无法面对的事情。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资金有限、观众挑剔的情况下,用智慧和创意解决问题。

我曾在国外攻读两个专业,国内也学了两个专业,最终发现还是做回工程师的老本行最为合适。在清华的实验室,我们研究的不仅是科技,也关注科技如何应用于社会。科技和商业都追求效率,这与艺术家的追求相反。艺术家不应轻易与商业结合,因为商业追求的是利润。

我鼓励那些有决心的人,将艺术、社会和商业彻底分开,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艺术的再生。艺术不能与商业交换,艺术可以帮助社会,社会可以推动商业,商业可以资助艺术。这三者应该相互独立,形成良性循环。

我写过很多文字,探讨艺术再生的问题。艺术再生不在于过去或现在的成绩,而在于我们是否还有能力、体力和资源继续从事艺术创作。只有当我们能够持续地投入艺术,才能真正实现艺术的希望和价值。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卢征远

在某个瞬间,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在讨论的艺术,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仍在探索。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的多样性,每个人都能提出自己的解释,这正是它吸引人的地方。

我在思考我们观看艺术作品时,想起了一个故事。一对情侣在商场橱窗前看到一件漂亮的衣服,女孩很喜欢。但男友指出,她喜欢的可能不是衣服本身,而是穿上那件衣服后的自己。这让我想到,我们在讨论艺术时,是真的被作品本身感动,还是因为我们在作品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艺术与艺术作品在我眼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艺术作品可以面向大众,成为传播的媒介,但艺术本身,我认为是在作品投入水中激起涟漪的那一刻产生的。它无处不在,与社会结构息息相关。过去,信息传播像纪念碑一样集中,但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发散渠道,艺术的传播方式也因此变得弥散。

在城市更新和社区美育的讨论中,艺术已经走出了传统的‘白盒子’——美术馆。它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没有美术馆语境保护的情况下,保持其意义和影响力。这不仅是艺术家的问题,也是公众理解艺术的问题,更是我们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我认为艺术的核心在于提问,艺术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提出问题。在今天,艺术可能不需要充满你的视网膜,而是需要与你的内心产生连接。我参与的一个项目是在西湖上放屏幕,展示艺术作品。这个项目让我感到非常有趣,它让我思考了现实与虚拟、自我与他人眼中的自我之间的界限。

我还有一个项目是‘合作公社’,我作为项目艺术家,更多地扮演了联合者的角色。我用大家给我的材料和观念创作作品,这个过程非常有意思。艺术家在这个过程中不是置身事外的,而是成为了连接者、平台的构建者,让所有人参与到共创的游戏中。

总的来说,我认为艺术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它可能不会给你带来物质上的满足,但它能让你体验到人生的多重维度。我想做一个天真的人,一个善于提问的人,一个有趣的人,因为这些可能是艺术最重要的价值。

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艺文力创始⼈ 汪莎

我想提出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锄头’,第二个是‘胶囊’,第三个是‘月光’。这三个词虽然看起来毫不相关,但它们共同构筑了一个界面,也构筑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在‘美丽中国研究院’的项目期间,我们大量运用了社会调查和田野访谈的方法。在过去三年里,我们调研了近1000个艺术实践案例,并每年邀请100个案例来北京展览,这样的工作已经持续了三年。我们的目标是推动社会美育的工作,但我们的工作方式可能与其它机构不同。我们的主要学员是各地的政府和领导,因为我们认为他们是最应该学习美丽中国实践成果的人。

我深刻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在于它能够让思想的土壤松动,播撒感受力和创造力。有些项目难以用规模来衡量,但它们的影响力却能持续很长时间。我们看到了大量持续了15到20年的项目,在地产和社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在上海,有一个名为‘社区花园’的项目,由同济大学的刘悦老师领导。这个项目利用小区的缝隙,通过植物联动社区,创造了一种新的社区互动方式。这样的工作虽然起初可能规模不大,但因为与当地紧密相关,所以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认为艺术家应该希望对社会有所贡献,但我们的工作有时可能并不完全正确。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许多艺术家回到了乡村,但直接以艺术家的角度进入乡村可能会带来问题。例如,汶川大地震后,许多帐篷门口都贴着‘防火防盗防心理医生’的标语,这反映了我们有时可能无意中伤害了当地社区。

因此,在我们准备进入社区开展社会行动时,我们必须自查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敬畏之心。否则,我们可能会一遍又一遍地伤害乡村。我最近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乡村振兴时表示,也许不是我们去振兴乡村,而是乡村在振兴我们每一个人。

所以我提出了‘胶囊’的概念,强调我们在开处方或进行社会行动时,应该遵循几个原则:严谨认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自成系统。我们的工作应该是可持续的,并且能够触及具体的人,而不仅仅是为了艺术而艺术。

第三个关键词,‘月亮’,我认为它可以作为艺术作品的象征,它代表了艺术能够无差别地打动每一个人的力量。艺术家应该追求创作出能够激发心灵时刻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才具有真正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最后,引用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种愿景放在前面,那么我们的艺术和创造就能更好地抵达人们的心灵,这才是艺术面对大众的真正意义。

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谭勋

作为老师和艺术家,我最想探讨的主题是‘生态’。就像征远所比喻的,社会美育就像是一盆静水,而我们不断在其中创造联系,这些联系产生的效果必将改变现状。

我所说的生态,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生态,也包括艺术生态。作为艺术家,我们特别渴望美术馆、展览,以及我们所有人在艺术上创造的每一个点,这些点构成了生态的连锁和闭环。此次我们在做双年展的时候,就是希望能够成为生态中的一个环节。无论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还是面向当代艺术,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生态中的一环。

我们学校还要打造学术会客厅,比如改善演讲报告厅,装修展厅,这些都是为了形成生态的一部分。当这些生态环节形成后,无论是培养学生还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就构成了一个更理想主义的生态。这个生态的形成,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一个学生或创造一件作品,更是让所有参与者,包括老师、同事和学生,都能在其中获益,这样生态圈就有了生长力。

我们做讲座不是为了讲座本身,而是为了打破现有教学的刻板模式,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让教学链条运转得更好。这样,我们的美育都会变好,整个生态也就更加完善。

艺术家个体也需要寻求一个完美的生态来生存。我们这些有共同理想和价值观的朋友,比如征远、汪莎和振华,大家一起工作,就能形成更好的产出,构成生态的一个环节。当这个环节和教学环境融为一体时,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生态,使得原有的生态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我们所做的一切,包括街区、画廊、美术馆等,都是为了打造一个理想主义的状态。当这些变成现实时,无论是社区美育、天美艺术街区还是城市更新,就真正形成了有价值的东西。我们不是空谈培养学生或艺术家,而是要在这些地方形成一个闭环,让事情变得有意义。

最后,感谢所有参与今天讨论的嘉宾。我们从学校和社会的角度出发,共同探讨了艺术生态的重要性和如何在我们的工作中实现它。

天津天美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方柏⼊

我想从运营方的角度,也就是以从业者的角度,分析一下今天的主题:大众和艺术的关系,以及在城市更新项目中,我们如何理解这种关系,我们的路径是怎样的。

我将从两个角度来分享。首先,从大众认知艺术的角度来看,这通常发生在人们的生活趋于稳定、相对富裕的时候。改革开放后,电影和音乐得到了发展,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如贾樟柯、张艺谋的作品,以及西方流行音乐和摇滚乐在中国八九十年代的发展,都是艺术发展的标志。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电视剧和日常生活。

真正的艺术走进大众生活可能是2000年之后的事情。面对几千年的艺术瑰宝和艺术家们不断产出的创作,公众需要时间去理解和吸收。所以艺术产业在中国是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因此,我们从公众认知艺术提出了两个关键词:一是‘急不得’,二是‘造场景’。在我们的项目中,我们要营造尽量多的场景,让艺术与大众结合。

其次,从艺术走向大众的角度来看,艺术创作是专业技艺和灵感提取的结合,它具有抽象性和个性化。而大众则具有趋同性和具象性。我们要承认这种对立,才能真正将艺术和大众结合起来。例如,我们在天津的天美艺术街区,在海河之北,三岔河口,中国八大美院之一的天津美院旁边,当然要不仅关注商业,也必须要与艺术发生关系。像本届如此大规模的双年展发生在街区,是一种荣幸。

因为艺术和大众的关联性,不会那么快产生,所以我们还提出了‘持续性’和‘日常化’作为艺术与大众结合的关键词。我认为,作为引导者,在天美艺术街区中,这是把艺术和大众拉起关系的重要指向。结合前面提到的关键词,形成了我们做天美艺术街区成功项目的主要导向。

也就是:急不得、造场景、持续性、日常化,这四个宗旨。同时,我们的项目也是一个城市更新项目,有四条红线。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把街区做成纯商业街区。基于这些限制和四个宗旨,我们找到了做天美艺术街区的方向。

我们提出了‘空间作对、场景美好、审美高级’的方向,这是在美院旁边应该有的。我们不仅要匹配休闲和商业空间与相关业态和品牌,还要与美院院系空间之间可能产生关联的教学空间和功能空间进行详细设计。

最终,我们希望天美艺术街区成为天津地区的一张艺术城市客厅的名片,成为这个城市客厅里的承重墙,挂满所有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街区,让艺术与大众之间形成一种桥梁,让艺术真正走进大众的生活。

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 寇疆晖

在论坛的最后,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寇疆晖教授代表天津美术学院表达了对参与嘉宾的感谢。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有艺术价值有趣的分享会在学校与街区之间展开。在这个充满创意和活力的街区,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城市更新与社区美育的无限可能,也看到了教育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天美艺术街区相信,这些宝贵的交流和分享将成为天美构建艺术生态的养分,让我们以这次论坛为起点,继续探索、创新和合作,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字来源:天美艺术街区

版权声明:本网发表之图文,均已受著作权人委托,禁止任何媒体和个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违法转载或使用。(本网凡注明“图文来源:XXXX”,均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不在此列。)

免责声明:本文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之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在十日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酌情对相关内容予以修改或删除处理。

微艺术馆 | 更专业的网络展览馆

我们专于网络高清图文发布,正是你要追随的:

有料的天涯艺术、更补的传媒联盟、终端的投资伙伴!

天涯艺术网总编于健

分享到:
天涯艺术网
首页                展览信息                    网络展厅                   名家专栏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