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战豪:仚東堂开幕展作为面向未来的开始发表时间:2021-09-01 10:09 2021年8月28日下午,“拾年者 以‘仚’字立堂”艺术家群展在仚東堂启幕,策展人陈鋆尧。仚東堂主人是80后藏家李战豪,仚東堂作为独立的艺术项目空间和收藏空间,立足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致力于中西方当代艺术的交流与推广。在同里市集的地下一层,与各种高端食材、红酒廊同时的存在,拉近了艺术与饮食男女的距离。 ![]() 仚东堂外观 这个空间的设计由另一位收藏家欧阳昆仑执刀。从进入展厅到两个空间的转换,递进形成了两层空间的扩展,布展、灯光极具考究。 在展览的前言中,策展人陈鋆尧讲道:“拾年者”也同时作为艺术家和收藏家相互吸引、共同成长的见证:跨地缘、媒介下的作品收录一-堂, 它们映照出当代艺术贯穿历史脉络中的多样可能,其潜藏且微妙的关系展露出彼此之间的超验之情。万物作焉而不辞,艺术创作的成功离不开这种自然诚挚的方法论,也是十年收藏历程的真实写照。 ![]() 展览现场 仚東堂主人李战豪对这次展览特别写了一篇长文中表达了他对于十年收藏,展出藏品和成立 “仚東堂”的初心: 在过去的十年,对艺术寄托的理想在时间和现实语境的锤炼中,使我深入体会当代艺术所发生的实质,也清晰的认识到当代艺术的重要性和未来性。从事艺术行业十年,初心未酬,艺术收藏算是对初心的守持,高洁处以“仚”字立堂, “仚”引申为人立于山巅举指高引,饱有前行的意志。这一切均源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方兴未艾和对东方热土的深沉挚爱。2021 年 “仚東堂” 正式在北京成立,作为独立的艺术项目空间和收藏空间,立足本土当代艺术发展,致力于中西方当代艺术的交流与推广。 过去的十年,在守望艺术中与诸位友人结下深厚的友谊,也见证了世界范围内新一代艺术家的崛起。仚東堂的开幕展跨越世纪与国度,共展出阿尔.赫尔德Al Held、崔云峰、董大为、胡玛.芭芭Huma Bhabha、梁硕、洛伊.霍洛韦尔Loie Hollowell、唐永祥、杨永利、于吉、闫冰,共十位艺术家的艺术佳作。仚東堂开幕展既是理想与现实间的唱酬,也是面向未来的开始。 ![]() 展览现场 阿尔·赫尔德 天鹅座1 布面油画 121.9x152.4cm 1989 20世纪50、60年代,Al Held(1928-2005)被纽约艺术界公认“最有争议和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是硬边抽象艺术(Hard-edged Abstraction)的先驱,是推动美国抽象艺术表达的前行者。此次展出 Al Held 于 1989 年创作的油彩作品《Cygnus I》,是他艺术生涯最后阶段的佳作,其创作灵感源自于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遗产,结合他“颜料画”时期的色块张力和“黑白绘画”时期的空间视错觉,使画面呈现出明亮的几何空间,有着诗意的深景感。Al Held于2005年逝世,终其一生探索研究抽象绘画的边界语言,其艺术作品的先验性,对于当代的抽象艺术实践者来说仍然言之有物。 ![]() 崔云峰 无题-2021 布面丙烯 150x120cm 2021 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艺术家崔云峰探索出“色彩光域”的绘画理念,与“色域绘画”类似,在大面积使用颜色,较少强调笔触和绘画的具体行动,颜色从描述客观物象的作用中解放出来,成为艺术家表达的本身。 “色彩光域”是在硬边、单色、光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使画面色彩如发光体般形成彼此的场域,在富有形式美感的同时,有视觉致幻的效果,艺术家无疑是色彩的魔术师。与云峰相识十多年,他的艺术观念和不断演进的艺术实践让我感同身受,此次开幕展特别展出他的绘画新作《无题-2021》,期待与更多的观众分享崔云峰的艺术作品,加深对其艺术创作的理解。 ![]() 展览现场 董大为 纸上马克笔水织纹 80.1x120.4cm 2021 观念先行与艺术史自觉一直是董大为艺术创作所秉承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文士大夫笔墨野逸非常重要的绘画技巧便是笔墨晕染,董大为《水织纹》(纸上马克笔)系列作品的创作与传统绘画保持着观念上的平衡,他赋予”笔墨晕染”新的艺术观念。艺术家不在直接介入绘画中的情感功用,是材料作为主体物理性的互为作用,自然生成标准量化的机体,画面色彩微妙的变化在理性、克制的结构关系中蕴含视觉的能量点。《水织纹》作品中色彩的“晕染”所呈现出的“色彩机体”不同于 Gerhard Richter“色谱系列”指向的波普艺术(PopArt)的新方向,艺术家背对传统意义上的绘画认知,主动告别视觉层面上的“再现”或“表现”,甚至弱化了文化属性。于是,一种“无关性”凸显出了艺术纯粹性的同时,使得作品的指向回归到了艺术家本体。没有风格或许能产生风格,回避情感恰好可以激发情感,董大为的艺术实践为当代绘画拓展出观念性视野。 ![]() 展览现场 胡玛.芭芭 无题1-4 纸本彩绘 41x31.1cm 2009 Huma Bhabha的雕塑作品的美感是以爱为起源,与以精妙柔软为媒介相异,在她的作品中,有一种不可预知的直觉力量为指引,展开与造物之间的对话。哲学家Edmund Burke(1729-1797)在《关于崇高与美的两种观念的起源之哲学研究》中言:“凡是能以某种方式适宜于引起痛苦和危险的观念的事物,即凡是能以某种方式令人恐怖的,或者与恐怖的对象有关的,或是以类似恐怖的方式发挥作用的事物,就是崇高的来源”。观看 Huma Bhabha 作品能使我们正视其内心的“惊惧”,这种“惊惧”是具悲剧氛围的肃穆感所引起的哀愁与崇敬,并促使我们作出关于自然、战争和人类文明的古老过去和遥远未来的大规模调解。此次展出 Huma Bhabha 一组极为精彩的肖像作品《Untitled(I- IV)》,这组怪诞、神情忧郁的肖像绘画,极具她艺术创作的典型性。 ![]() 展览现场 洛伊·霍洛韦尔 红与蓝的相交布面油画 71.1x53.3cm 2015 Loie Hollowell1983年生于美国一个艺术世家,作为纽约目前最受追捧的艺术家之一,她的绘画被《纽约时报》描述为“抽象的身体风景”。2009 年,她因身孕而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体,以一种自我意识觉醒的女性主义视角开启了新的艺术创作,身体与性所承载的意义也因此被重新发掘,这也使得她的作品在当代西方极富话题性。Loie Hollowell艺术创作背后有着充分的艺术史参考,艺评家常常把她与女性主义艺术家Georgia O’Keeffe、Judy Chicago的艺术创造联系在一起,而Loie Hollowell这一身体景观与精神隐喻性图示,则受到已故的印度“新坦多罗”现代艺术运动之父古拉姆·拉苏·桑托什(Gulam Rasool Santosh)神秘主义的影响,Gulam Rasool Santosh的珠宝用色和工整的抽象图形,是 Loie Hollowell用光轮和双曲线进行图像创作的开端。而今,Loie Hollowell把身体与精神宇宙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也使她的艺术语言越来越成熟。 ![]() 展览现场 梁硕 买后母蓝No.6 陶,油画颜料 36x22x16cm 2006 梁硕从自我独立的美学观念出发,以物质世界的现实语境为基础,在艺术探索上不断发掘出个体与周遭环境的感知关系,从他早期的“城市农民系列”到“物质练习”、“费特系列”再到 “渣系列”等,这种感知关系贯穿其艺术创作的不同阶段。此次展出梁硕“渣系列”作品《买后母蓝 No.6》是一件陶瓷上色的雕塑作品,仅从物像上看,可追溯到中国古代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后的雕塑艺术,红墙、古松、卧虎合围出一处古意盎然的小景,同时又能把观者拉回到渣景诙谐的现实世界中,一种于古今间游走的感觉。这也正如梁硕所言:“《买后母蓝 No.6》有点像彩钢蓝,是他多年游走中国各地印象深刻的渣景。造物、古今、叵测、空间,雕塑得转着看”。梁硕的艺术创作有本源可溯,擅于以丰富和多维度的视角,在古今艺术观念的转换上辟出新路。 ![]() 展览现场 唐永祥 有红色和蓝色,中间是耍杂技的两人布面油彩 130x180cm 2014 艺术没有法则,绘画在被视作窄门艺术的同时,却在新时代走出丰富的活路来,具象绘画依然是这个时代的架上主流,去图像化则成为绘画与其所根基的物像进行象征与叙事可能的重新思考,并不脱离最为真实的物质世界的现实语境。唐永祥的绘画是依赖感性直觉的,图像只是他艺术创作的底衬和依托,在通过覆盖、重构图像的关系,反复消解甚至抽空底衬图像的同时,释放出丰富的不可预见性的感性边缘,这些感性边缘被他机敏地转换出新的形、色、结构关系,从而使画面从既有的感知经验和因果逻辑中跳脱出来,在形成个人风格语言的同时,图绘的表征背后则是新时代的绘画气息。 ![]() 展览现场 杨永利 荷鲁斯眼中的阿奴纳奇 陶瓷釉上色 27x23x30cm,22x23x34cm 2021 在朋友处闻得杨永利先生的陶艺作品,后见先生本人,并远赴他乡拜访其窑址。“万物作焉而不辞”,注定了世间纷繁的虚妄居多,能在当下这纷呈的流变中守得一份大繁至简的日常,想必其内省的身心充满了智慧。在杨永利先生的日常生活和陶艺创作中,亦充满着这样的智慧。先生的陶艺创作保持着与传统陶艺的功能性差别,作为心、眼、手的造化,其内里讲究的是学养和超凡的审美技艺,在溯源传统与思变,在与环境、古今、时代流行对话的同时, 作品在空间主义和象征性的表达上,充分体现出东方文人造物的哲学观和美学观念 。借用苏珊·桑塔格的《反对阐释》来讲,艺术不需要阐释,当然也不需要还原为内容,邀请观众以新的方式去寻找、感受和表达他们对杨永利陶艺作品《荷鲁斯眼中的阿努纳奇》的感受。 ![]() 展览现场 于吉 石肉No.3 水泥、铁 65x49x30cm 2013 在过去十年的艺术创作中,于吉着力于探索时间在瞬息万变的城市中所发挥的作用,她的作品令人联想到隽永的雕塑是由质量、质地,材料和形式构建而成的临时性景观。于吉擅长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利用特定场域和语境,创作出两种不同世界之间的边际空间——不同势力在其中分庭抗礼,意外偶然也在其中孕育滋生。“肉质的身体是一种有机体:它消耗、排泄、生育并追求 无数形式的欲望。从外部看,人体是一个复杂的、低效的、不可救药的欲望机器。虽然《石肉》的身体由混凝土浇铸而成,但它们触动了观众的触觉神经系统,因而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感官享受。然而,它们并不耽于肉欲:生殖器的存在并非暗示性,而是神经地图上的另一个点。我感到自己的神经将自身投射到这些平滑的、被截断的身体的光滑的混凝土皮肤之上。——《于吉的艺术》摘录” ![]() 展览现场 闫冰 七个土豆 布面油画 150x220cm 2016 由于历史原因,“现实主义”一直占据着中国现代美术史的中心位置, 在写实和具象领域艺术家们不断创造出丰硕的成果。作为“80后”艺术家,闫冰的绘画虽然也是具象写实的表达手法,却呈现出与以往迥然不同的气质和格局。土豆、蘑菇、苹果以及植物的局部等,这些日常之物在闫冰的笔下,其朴素的、内敛的、隐喻生命的视觉物感,蕴含精神性的一面。这是艺术家个体经验与当下生存世界关系深刻思考的结果,也是艺术家观看世界的角度、个人精神史、艺术观念的结果。油画作品《七个土豆 》是闫冰“土豆系列”创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像是人类家庭成员群像的日常写照,有一种轻微仰视所带来的仪式感。 ![]()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中,其间有艺术家崔云峰2021年的新作,令在场几位了解他的朋友耳目一新。“这个系列我想构建一个不同的空间关系,它既是空间的景观也是景观的空间,景观某种程度上是视觉性的构建,颜色与光的融合、延伸、重叠构成了空间之间的呼应。”颜色对崔云峰而言是光,光是空间,空间由光组成。在空间系列我回归到最基本的元素当中,以绘画的方式通过颜色、光线、结构之间的关联、对立、融合来构建我对视觉空间的重构及当下视觉经验的转换。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28日。 ![]() 拾年者 以“仚”字立堂 策展人:陈鋆尧 出品人: 李战豪 艺术家:阿尔·赫尔德、崔云峰、董大为、胡玛·芭芭、梁硕、洛伊·霍洛韦尔、唐永祥、杨永利、于吉、闫冰 展期:2021/8/28-9/28(周二-周日 10:00-19:00)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新国展裕丰路1号同里市集B1 图文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裴刚 版权声明:本网发表之图文,均已受著作权人委托,禁止任何媒体和个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违法转载或使用。(本网凡注明“图文来源:XXXX”,均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不在此列。) 免责声明:本文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之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在十日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酌情对相关内容予以修改或删除处理。 ![]() 微艺术馆 | 更专业的网络展览馆 我们专于网络高清图文发布,正是你要追随的: 有料的天涯艺术、更补的传媒联盟、终端的投资伙伴! 天涯艺术网总编于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