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艺术网
有料的天涯艺术
更补的传媒联盟
终端的投资伙伴
新闻详情

郭鸿春:恩师有情,我则有知——师从金鸿钧先生习画有感

发表时间:2025-01-21 16:28作者:admin

有些经历,在当时也许是一个过程,或是一个时间段,但是,在经历之后,再回首看时,在人生的旅途中,那只是一个瞬间。人生由无数个瞬间组成,可能大多数瞬间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忘却,但必然会有一些瞬间定格在记忆中,让人永远无法忘记。记得那是在二十年前,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我把眼光关注在中国工笔画上的时候,恰好在北京饭店遇到我的恩师金鸿钧先生。那时金先生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人在中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正性、正见、正思维、正精进,正健康。金先生听说我在学习工笔画,就特别支持我,并教导我要认认真真踏实学习传统的东西,要特别注重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只有从生活中不断提取精华,才能给绘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本功,才能使自己的绘画有所进步,有所创新。

金先生的一席话让我铭记在心,终生难忘。接触金先生是我绘画生涯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也是我绘事中的最大幸运。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不断地向我传述中央美院“三新理念”,即新题材、新意境、新技法,“三新理念”是中国画创作的创新理念。当时我的绘画主要是在借鉴与改良中,由于底子薄创作能力不够,在探讨适合自己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上正处于苦闷的彷徨、徘徊阶段。可以说,画了这么多年的画,我的画不是在进步而是大幅度地退步。另外在绘画的探讨中,也极大地影响了我的经济收入,有近十年只出不入,生活压力很大。这些都给我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因此有一段时间倍感憔悴,甚至产生了想放弃绘画的念头。

金鸿钧 锦绣前程 122x82 1979年 中国美术馆藏

当时正好有几位津门画友与我同去金先生那里,请金先生给每个人的作品做点评,当金先生点评到我的作品时,他反反复复端看我的作品,然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意味深长地说:看来,鸿春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画中国画的人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想法。

金先生的话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使我的眼前猛地一亮,也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使我不再自暴自弃。我从中悟出:创作需要反映自己所感动的东西,一切真正创造性的努力都是在心灵深处完成的。人之所以平凡,是因为自己无法超越自己,只有超越自己的人,才会不平凡。于是,我在写生上下大功夫,下苦功夫,下狠功夫,不管工作有多忙,二十年如一日,每年都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在外地待上几个月,去踏踏实实地写生,认认真真地写生。通过不断写生,使我对绘画有了新的认识,并深深感触到:万法是心法,法法心底发,法法法无法,无法法又法。

金鸿钧 春色满园 120x82 1982年 北京美术家协会藏

绘画是空间艺术,它本身的特点是静止的,它只能在凝化了的生活的某一瞬间境象中抒发情感,表达思想和概括生活之美。以静止的空间视觉形象表达宇宙万物的律动,存在美的根本局限,然而以局限来表达无限,化被动为主动,却正是艺术魅力之所在。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住就能形成自我。金先生“从生活中要素材”这句话就像一针强心剂使我看到了希望,也促使我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然能坚持创作,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绘画倾向和笔墨元素。

悟是学习最高的境界,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乐是生活的最高境界,空是修炼的最高境界,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绘画就是这个道理。金先生在教我绘画技法方面是十分投入的,更是十分耐心的,绝不藏着盖着,并有步骤地、不断地引导我从一味地模仿走向创作之路。这是他教学生最大的特点。

金鸿钧 早春 98x80 1983年 北京美术家协会藏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画无文则俗,无情则匠,无笔则乱,无墨则枯,无力则弱,无气则散,无润则平。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金先生一步一个脚印,单独教我创作、构图,并嘱咐我从今以后不再看画成的画,只看黑白小构图就可以了。要求我每画一张作品,至少要出五六张小构图。金先生每次都在我的小构图上认真进行批改,写写画画,就这样持续了三年后,又要求我进行色彩小构图,使我逐步形成创作前和创作过程中的良好习惯,一步步把我培养成一名艺术家。在这里我真心感谢恩师金鸿钧先生对我无私的培养教育!

一个人只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得有修为,修为是德行与品质的修持与建立,修为好了,学养学问自然提升。所以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最大的体面是人格。是金先生的人格在指引我,使我在绘画创作的道路上先好好地做人,再去谈绘画,少走了许多弯路,节省了很多时间,并使我知道了学画先学做人的基本道理。

金鸿钧 霜重色更浓 91x82 1987年 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十人工笔花鸟画联展”

不是说时间放在哪里,价值就在哪里吗?喜欢绘画是我的一种心情,热爱绘画是我的一种感情。大道无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花开花落,姹紫嫣红,昙花一现,暗香依旧。人生如花,于凡尘中稍纵即逝。但是,生活中那些感动的东西总会迸发出火花,让你想起来就激动无比,流连忘返。

在此,我再一次衷心感谢二十年如一日对我谆谆教诲的恩师金鸿钧先生!

2011年8月16日 初稿

2025年1月19日 师从金鸿钧先生习画近四十年有感 修订于津门三师堂

原文《恩师有情,我则有知》曾刊于《美的使者——金鸿钧工笔重彩花鸟艺术论文集》一书,线装书局出版,2012年9月第1版,2012年9月第1次印刷,ISBN 978-7-5120-0551-8,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094949号。

金鸿钧先生艺术简历

金鸿钧,1937年出生于北京。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第十二世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5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受教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李苦禅等先生。入花鸟画科后师从田世光、俞致贞、郭味蕖等先生。1962年毕业留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任教,1974年后转入中国画系任工笔花鸟画教员,1986年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晋升为教授。曾任中国画系花鸟画室主任,中国文联牡丹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少数民族联谊会理事,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国际重大美展,其中《生生不已》《榕根》《石壁榕根》《幽谷玉妆》《叶落归根》等在全国美展中获奖,曾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三届巡回美展的《万紫千红》和《无瑕》等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早春》《小牵牛花》等作品为北京美术家协会收藏,还有不少作品为中南海、中国驻外使馆及国内一些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和陈列。作品多次参加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韩国、泰国、伊朗等国家的展览并被国际友人收藏。出版有《金鸿钧画集》《金鸿钧新作选》《金鸿钧小品集》《金鸿钧花鸟画集》,以及《小写意梅花技法》《牡丹画谱》《工笔花鸟画技法》《工笔花鸟画》等技法著作。

本文作者郭鸿春与恩师金鸿钧先生 摄于2014年11月16日

金鸿钧先生题字 艺无止境 1998年

关于本文作者

郭鸿春,1951年出生。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共天津市委党校艺术顾问,天津市艺术学会顾问,天津市民革画院顾问。出版有《工笔花卉》《工笔花鸟扇面技法》《白描花鸟画集》等美术专著。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国家画院、天津市人民政府、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迎宾馆、天津市滨海新区等收藏。

郭鸿春 天女木兰逐晓风 160x120 2018年

郭鸿春 在水一方 193x100 2018年

郭鸿春 牡丹之一 136x68 2018年

郭鸿春 春到云南 193x142 2020年

郭鸿春 南国秋色 190x141 2020年

郭鸿春 无瑕 162x120 2020年

郭鸿春 吉祥如意 124x248 2024年

郭鸿春 锦羽春晖 124x248 2024年

郭鸿春 鸿运当头 50x50 2025年

版权声明:本网发表之图文,均已受著作权人委托,禁止任何媒体和个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违法转载或使用。(本网凡注明“图文来源:XXXX”,均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不在此列。)

免责声明:本文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之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在十日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酌情对相关内容予以修改或删除处理。

微艺术馆 | 更专业的网络展览馆

我们专于网络高清图文发布,正是你要追随的:

有料的天涯艺术、更补的传媒联盟、终端的投资伙伴!

写意中国网、天涯艺术网总编于健

分享到:
天涯艺术网
首页                展览信息                    网络展厅                   名家专栏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