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没骨画邀请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作品集发表时间:2016-07-27 12:49 2016年7月26日,“当代没骨画邀请展”开幕式在民族文化宫中央大厅隆重举行。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北京树下心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由著名画家李魁正先生担任总策划,著名评论家、画家刘曦林先生担任学术主持,董金水、熊苏牧策划执行,邀请了刘曦林、李魁正、霍春阳、田黎明、韦红燕、安佳、萧丽、潘樱、贾广健、周午生共10位画家的71幅作品参展。 本次展览是自1992年在中国美术馆首次举办“中国现代没骨画展”、2015年在香港举办“时代风骨——当代没骨画提名展”之后,时隔24年的又一次没骨画展。在展览开幕式上,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先生委托主持人宣读致辞,李魁正先生、霍春阳先生、刘曦林先生也均做了精彩发言。开幕式后,参展画家们在“中国职工之家”举行的当代没骨画邀请展学术交流会上结合自身艺术研究和创作特点对没骨画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充分探讨和交流。对推进当代没骨画意义深远。 ▲ 李魁正先生致辞 ▲ 霍春阳先生致辞 ▲ 刘曦林先生致辞 ▲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主持人蒋熹多 没骨画由来以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承,发源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没骨画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是衔接工笔画与写意画的重要桥梁,在中国画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没骨画传承千余年,涌现了许多体现华夏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作品。从南朝张僧繇的凹凸花,五代徐熙的落墨花,徐熙之孙徐崇嗣的没骨图,宋代的王冼、米蒂米友仁父子,元代钱选、王冕等,明代孙龙、郭诩、陈淳、徐渭,以至于明清的董其昌、蓝瑛,以及到民国和解放前后的吴湖帆、张大壮、谢稚柳、赵少昂等,经过了几次发展变革。尤其是在现代,在西方文化涌入冲击下,出现了立足传统融合中西的现代没骨画,本次在民族文化宫举办的“当代没骨画邀请展”的参展画家及作品,体现了没骨画的多种风格,并在没骨画的技法与创作上进行了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的探索和实践,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通过本次展览、画集的出版和学术交流探讨,将会为美术界和中国画坛营造一个多向思维,相互参照学习交流的机会,从而为没骨画以及中国画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丙申之夏,“当代没骨画邀请展”如盛暑中一缕清风徐来,览之者无不称爽。 ▲ 刘曦林接受采访 ▲ 李魁正接受采访 ▲ 霍春阳接受采访 ▲ 贾广健接受采访 ▲ 贾广健、刘曦林、李魁正 ▲ 李魁正 ▲ 李魁正、蒋熹多 ▲ 萧丽、霍春阳、刘曦林 ▲ 刘曦林、霍春阳、贾广健 ▲ 李明启、安佳 ▲ 韦红燕 ▲ 潘缨 ▲ 周午生、萧丽 ▲ 周午生 作品选集 刘曦林,1942年生,山东临邑人。早年就读于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山东艺术学院前身)。后于新疆《喀什日报》任美术编辑;1978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研究生;1981年起,于中国美术馆从事美术理论研究、书画创作,曾任研究部主任;现为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创会常务理事,《美术》编委,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蒋兆和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凤凰岭书院监院。中央美术学院特邀研究员、山东艺术学院特邀教授。
李魁正,北京人,196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画学会创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中国美协线描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原副会长、中国现代没骨画派主持人、东方现代彩墨泼绘艺术创始人、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优秀专家。从师和受教于著名画家俞致贞、田世光、高冠华、郭味蕖、李苦禅等先生。精于工笔没骨花鸟,擅长彩墨泼绘艺术。其工笔没骨作品分别荣获首届及二届、三届中国工笔画大展金奖、银奖和金奖,泼绘作品获中国书画摄影大奖赛金奖。曾获中国文联颁发的97中国画坛百杰画家奖,国家科技办颁发的优秀人民艺术家奖,以及世界华人艺术家奖,20世纪国际艺术名家教授成就大奖等多种奖项。出版多种个人专集。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辞条和业绩被收录于国内外多种权威名人辞典和名人录。
霍春阳,1946年出生于河北省清苑县,196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历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美国内森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大中华学区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荣获天津高校名师称号。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理论课题班导师、天津音乐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荣宝斋画院、烟台大学等客座教授、担任北京大学国学社专家顾问。天津市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
田黎明,1955 年5 月生于北京,安徽合肥人。1989 年考取卢沉教授研究生,1991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田黎明用“以人为本”的自然“取道”方式,在当下文化语境中对传统文化体验进行了感悟式的转换,并始终以“和”的审美理念融合儒道哲学,构成了其作品追寻平淡天真的审美体验。他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创作法则,在多年艺术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在传统绘画“没骨法”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融染法”和独具个人体验的“连体法”“围墨法”的中国画水墨表现方式。并深化了所创作的主题—阳光、空气、水、土地,使他的画风充满着鲜活的时代气息,使他的笔墨语言自觉地向着生活、向着心性来感遇、感知。
韦红燕,祖籍陕西。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获硕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北京女画家联谊会副会长。绘画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首届、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首届全国壁画大展,第一、二、四、五、六、七、八、九届中国工笔画学会全国大展,今日中国美术大展,首届中国工笔重彩小幅作品艺术展,2008、2012年奥林匹克美术大会等大型及学术性展览。作品曾多次获奖、发表和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单位及个人收藏。
安佳,辽宁沈阳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毕业,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教授、美术学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会员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秘书长、文化部艺术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女画家协会副秘书长。
萧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理事、中国长城书画院理事、北京市海淀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丰台美术家协会理事、湖社艺委会委员、《中国书画》院聘画家。作品被《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市政府》、中国军委、京西宾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等重要机构和各地方企业收藏。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画展。
潘缨,满族,北京人。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200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获博士学位,1987年至2008年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重彩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常务理事,中国女画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会长。
贾广健,河北永清县人,生于1964 年。1994 年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现为天津画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青年画院副院长、国画院专职研究员、教授。贾广健花鸟工作室导师、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解放军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工笔画学会理事、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第十一届青联委员。
周午生,生于内蒙古包头市,祖籍河北任丘。200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兼花鸟画系主任、副教授,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国家“131”创新型人材。
版权声明:本网发表之图文,均已受著作权人委托,禁止任何媒体和个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违法转载或使用。(本网凡注明“图文来源:XXXX”,均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不在此列。) 免责声明:本文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之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在十日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酌情对相关内容予以修改或删除处理。 ![]() 微艺术馆 | 更专业的网络展览馆 我们专于网络高清图文发布,正是你要追随的: 有料的天涯艺术、更补的传媒联盟、终端的投资伙伴! 天涯艺术网总编于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