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翰墨乡情 | 姜耀南水墨人物作品展发表时间:2016-07-14 13:02 2016年7月9日,题为“翰墨乡情”的姜耀南水墨人物作品展在琉璃厂大千画廊美术馆举办了隆重的开幕庆典。本次活动由大千画廊美术馆主办、香港邵氏集团、中国当代艺术文献、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等联合协办。 人民美术出版社著名画家马海方,美术杂志社原社长、著名评论家、画家王仲,国家人社部书画协会副主席、中国企业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刘学民、中国林业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丁密金、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级研修班主讲教授刘怀勇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教育电视台邵校先生担任主持。 马海方先生表示,姜耀南先生三十多年来在现代人物领域勤耕不辍,功力非常深厚;他的人物画结构严谨、构图精当,用笔气韵生动;在选题上,姜耀南主要表现当代中国的百姓生活,观察细致入微,贴近现实,所以具有了令人感动的力量,他还特别提到姜耀南所绘的“焦裕禄”,认为此画用笔质朴、捕捉人物神情到位,是以艺术笔墨表现主旋律的成功尝试。 国家人社部书画协会副主席刘学民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姜耀南先生在长期的基层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源泉。绘画上他既吸收传统国画的精华,又借鉴西洋画之技法,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形成了自己水墨人物作品的独特风格。画作非常接地气,充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同时,这些作品也充分地践行了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文艺作品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总体要求,给人以教育、启迪,具有强烈的震撼和鼓舞之力。 王仲先生在现场接受采访时提到,姜耀南先生的绘画不走浓墨重彩一派,画面非常素雅清丽,这种质朴加上深厚的人物造型功底,使得他所表现的人物自身非常有力量。尤其是他所表现的农村题材人物,以简洁的线条描画人物细节,相当精到。丁密金和刘怀勇先生在致辞中也分别提到:中国画讲究骨法用笔,但要以此表现人物,做到形神兼备,结构合理,难度很大,所以挑战的人并不是很多。姜耀南先生拥有深厚的人物造型功底,三十余年的绘画积累才使得他在绘制复杂的人物画时能够胸有成竹,仅以不设色的墨色就能表现出不一样的境界。 本次画展共展出姜耀南先生的四十余幅人物画作品,主要表现了当代中国各阶层的百姓生活,从大山里的民俗风情、田间巷口的质朴乡农、市井的沿街叫卖,到乡村的留守儿童、潘家园的熙熙攘攘……姜耀南先生以清丽的画面、严谨的结构、充满深情的笔墨语言在本次画展中集中展示了中国大地上的世相百态。这里呈现的是真实的百姓生活,也是当代多阶层中国的忠实记录,一幅幅质朴但深刻的作品,拥有令人动容的力量。除上述作品,本次画展还展出了姜耀南先生部分观音造像。展览将持续至7月14日。 参加姜耀南本次画展开幕式的还有书画收藏家、大千画廊美术馆董事长高洪地,书画收藏家、宝山居画廊董事长石宝山,北京祥云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继云,当代艺术文献总编邵琦等著名艺术家、收藏家。还有来自总政保卫部的原副部长刘来运,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龚光新,总参陆航部队少将杨福林、中国企业书画院副院长罗伟芳等重量级嘉宾。以及苏继海、张焕业、庄乾梅、朱祖义、苏童、巨潮、翟晖、杨秀泽、刘鸿均等众多画家。
书写人生——人物画家姜耀南 范迪安 姜耀南先生是国画界的一名宿将,也是以中国水墨画来表现乡土题材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以农立国”,乡土写实绘画是中国本土画中影响巨大的一支,从改革开发初期罗中立的“父亲”开始,植根土地,追寻生活的乡土味,用画笔表现广袤田野上的乡里乡亲,就成为很多艺术家的追求。在这些艺术家中,姜耀南先生的水墨人物作品又有其独特之处。
其代表作“村郊牧牛”,放牧的老人家倚石而坐,布满褶皱的皮肤、粗糙的手指、皲裂的嘴唇、发黄破旧的老棉袄……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牛儿就温顺地趴在老人家脚下,老人家饱经沧桑的脸上,流露出历经苦难后坦然的微笑,这人与牛之间的那种默契,这轻轻的微笑,深深的打动了我们。这种打动,不仅来自于画家以一种求“真”的意愿表现出的画面,更深刻的,来自于画家对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深刻了解——对他们的处境、愿望以及存在问题通过自己的画笔以真实的表达。这种了解在画家“活着”系列的每幅作品中都有深刻的流露,他的《苞谷地》,《翻地》,《间苗》,《老班子》,《人生》……反映的都是最最普通的中国农民,从他们佝偻的腰身,凌乱的头发,卷起的裤脚,你看到的,是中国大地上活着的现实,是泥土中生长出来的最平凡的生活,但却是最深刻,最本真,最能打动人的东西。
中国75%以上的人口在广袤的田野上劳作生息,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模式以及文化形态,都与其有密切的联系。农民的血液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扎根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也反映在我们当下的现实中,姜先生的《守望》、《咱爹咱妈咱儿子》打动了很多人,原因也是因为他抓住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这一敏感的问题,以其特有的艺术的表现手法加以彰显。墨色浓重,单色的画面传递出悲伤和压抑的氛围,细腻的表情刻画和繁复的线条充满了内在的感染力,让人叹息。艺术家表现的农民形象已经远远超出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我们身边的千千万万农民,是我们自己的生活,他们是和我们血脉相依的父母,是我们的遗落乡村的孩子!
姜耀南先生毕其精力工于国画研究和创作,以传统为皈依,又不古于传统,吸收其精华,又能够大胆出新,学习借鉴西画的技法,但又不拘于西画的形式,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具有强烈个人特色的绘画风格和内在的人文品质,通过一幅幅作品,弘扬和丰富了传统国画精神,将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别有洞天之感。 2012.2
姜耀南,1951年12月生,湖北省当阳市人。湖北美术学院毕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企业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民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姜耀南擅长人物画,是我国当代最具实力的人物画家之一。出版有《山乡新社员》《黑娃照相》《五二班日志》《南昌起义》《三十三观音》《怎样画观音》《姜耀南画集》《姜耀南人物画》《姜耀南水墨人物》等多部连环画及画集、画册。作品《歧路亡羊》《荆山遗韵》入选第七、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集贸市场图》获全国群星奖;《故事》获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大展优秀奖;《老班子》获第六届全国工笔画大展优秀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守望》获第四届“汝瓷杯”全国中国画大展金奖;《大堰牛》获“鸣凤山杯”全国书画大奖赛金奖;《子龙街的黄昏》入选第五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大展,并被深圳画院收藏;《守望》获“盛世丹青”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优秀奖,并被厦门美术馆收藏;《仕女》入选“翰墨春晓”全国当代著名国画家精品全国巡迴展;《咱爹咱妈》入选“锦绣中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许家湾的狮子班》入选2012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版权声明:本网发表之图文,均已受著作权人委托,禁止任何媒体和个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违法转载或使用。(本网凡注明“图文来源:XXXX”,均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不在此列。) 免责声明:本文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之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在十日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酌情对相关内容予以修改或删除处理。 我们专于网络高清图文发布,正是你要追随的: 有料的天涯艺术、更补的传媒联盟、终端的投资伙伴! 天涯艺术网总编于健 |